欢迎光临全民消防安全教育官网

消防资讯

消防资讯
- 周乐职到安顺市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和防汛减灾工作
- 国家防总针对新一轮强降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国家防总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防范应对工作
- 国家防总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近期强降雨和高温干旱防范应对
- 黄明:全力以赴防控风险
- 国家防总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要求加强防汛抗旱风险研判和应急准备
-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 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
- 消防局发布高温安全提示
-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
- 国家防总办公室、应急管理部组织防汛专题会商 强调重点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应对
- 国家防总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会商强降雨防范应对 部署相关地区落细落实各项防汛措施
今天是世界森林日,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,它的突发性强、破坏性大、处置救助困难,一场森林火灾,不但会烧毁成片的森林、伤害林内的动物,而且还会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,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。
1、焚烧茅草引燃山火
2020年4月27日17时20分左右,沙湾镇岱头垟村发生森林火灾。经走访调查后得知,嫌疑人胡某某在自家责任田烧茅草不慎引燃周边,从而引发森林火灾。该次森林火灾总过火面积7.34公顷;其中非林地(农田)面积0.7362公顷;有林地面积6.6075公顷。2020年7月28日,景宁县人民法院判处胡某某犯失火罪,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二年。
2、点火烧蚂蚁窝引燃山火
2021年2月20日上午,钟某某与工友张某某等人在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某村干农活。因怕蚂蚁咬人,钟某某用一个普通的红色打火机点燃了蚂蚁窝,引发大火,钟某某立即进行扑火,工友发现后也参与灭火,但未能将火扑灭,最终造成森林火灾。经鉴定,过火有林地面积65.6667公顷折合985亩。最终法院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、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,判处被告人钟某某其行为构成失火罪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。
消防提醒您:正值春季,春光明媚,正是春游踏青、播种的好时期,同时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,以下森林防火逃生安全知识请牢记!
01、注意避免引发火灾
市民进入林区应做到不在林区内乱扔烟蒂、火柴梗;不在林区燃放爆竹、焰火;不在林区内烧火驱兽;不在林区内烧火取暖、烧烤食物;不在林区内玩火取乐。
02、发现森林起火立即报警
12119是全国统一的森林防火报警电话,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情,请在第一时间拨打12119报警(也可拨打119报警),报告火情发生地点、火势等情况。
03、牢记森林火灾避险自救要点
一是迎风向下突围。在遭遇森林火灾时,不可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。不要顺风而逃,否则极易被火追上并围堵住;同时不能往地势高处逃生,随着烟气上升,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奔跑快得多。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衣服包头并捂住口鼻,憋一口气,沿着逆风方向,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向下或横走逃生。
二是脱掉化纤衣服。化纤服装易燃,受热时易收缩熔化烫伤皮肤。因此应尽量将身上的化纤类易燃衣物除去,防止加深、加重皮肤灼伤。
三是防止蛇虫袭击。顺利脱离火场后,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的时候,还要注意防止同样逃出来的毒蛇、毒虫、野兽的侵袭。
04、森林火灾逃生“六不去”
一是陡坡不能去。随着山势坡度的增加,首先会大大提高热辐射向上的传播速度;其次,火焰产生高温会使上层的可燃物预热,缩短燃烧的准备时间。另外,陡坡还可能会改变林火的蔓延方向。再者陡坡也不利于人员逃生时候的快速移动。
二是鞍部不能去。当风夹火势越过山脊鞍部时,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,难以躲避,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。同时这种地貌也会形成风道,加大火势蔓延的速度。而这种地方往往又是没有常识的人容易选择的躲避地形。
三是狭窄山脊线不能去。自下而上产生的大量的热辐射和热传导,会导致山脊温度极高,即便火头还没有到达此处,人体也难以承受这种高温。而且此处容易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乱流,所以林火的方向瞬息万变,难以预测。
四是狭窄山谷不能去。同样是峡谷,但峡谷各处的宽度是不同的。风作为一种流体,在狭窄处因为截面积缩小,风速则增加。所以,火在狭窄的峡谷处燃烧时,蔓延速度极快。
五是单口山谷不能去。只有一个进出口,即三面环山。这个地形容易形成拔火的烟囱效应,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提供了通道,又为空气的补充创造了条件,在这种地形条件下,火势会越着越旺,蔓延速度大大加快。
六是草塘沟不能去。类似于山谷中的小盆地,通风状况不良,火势发展缓慢,会产生大量烟雾并在谷内沉积,有大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形成。同时由于通风不良,杂草丛生,也会随机产生新的着火点。
加强森林防火,自觉预防森林火灾发生,让我们一起携手,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英文网址:www.qmxf119.org.cn 中文网址:全民消防安全教育.网址
Copyright © 2019 全民消防安全教育网 黔ICP备19009592号-4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 贵阳
